汉语教学中,如何在差异性中实现良好的合作?
当老师与老师之间需要合作时,这些差异对团队合作有哪些影响?什么样的合作方式有助于最大化个人和团队的价值?针对差异性与合作精神,近期AllSet Learning的老师们进行了探讨和现场演练。
“阅读”不只是“朗读”
但是,有一定篇幅的阅读内容是否应该让学生朗读?朗读和阅读的关联和差异是什么?类似的困惑,老师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AllSet Learning 的老师们最近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
你的学生能分清“确定”和“确认”吗?
今天我们选择辨析的一组词是:“确定 vs. 确认”。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确定”一般是先教的,因为在口语中更常用。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确认”也是一个高频词。由于不清楚二者之间的词性、搭配等区别,不少中级水平的学生经常会把“确认”跟“确定” 弄混。
“的”、“了” 知多少?
当我们描述一件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时,句尾既可以用“的”,也可以用“了”。这就难免会让学生犯糊涂:究竟什么时候用“的”,什么时候用“了”?它们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教汉字以前,你需要知道什么?
在汉字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考虑成年学习者的年龄特征、文化背景等因素对教学方法的影响。而且,不同的成年外国学习者也存在个体差异。例如,他们的学习习惯、兴趣、需求等各有不同。AllSet Learning 致力于为外国成年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中文学习咨询服务。
为什么要学中国人的“姓”?
当中文老师在众多学习资源中苦苦搜寻时,可能很少去关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学习资源——中国人的姓氏。AllSet Learning 通过教学经验总结认为,姓氏本身非常适合作为中文学习的内容。
Pleco 使用小秘技!
许多汉语学习者和汉语老师都非常喜欢一款汉语翻译词典APP——Pelco。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Pleco有一个很实用的“秘密”功能——Clipboard Reader,有的操作系统里称为Clip Reader。那么,Clipboard Reader 到底有什么令人“惊喜”的功能呢?
“体演文化教学法” 是什么?
AllSet Learning 一直致力于探索与收集汉语教学领域最新的理论与工具,并不断将这些理论运用在实践中。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下目前国外汉语教学界最新的教学法——体演文化教学法(The Pedagogy of Performing Another Culture)。
如何为变调的词标注拼音?
汉语学习中,一个让学生头疼的问题就是词的发音变调,比如“一”、“不” 因搭配不同而会发生变调。遇到这些变调的词,该选择词的原声调、还是变调后的声调进行标注呢?我们的建议是:标原声调。
谁能帮中文老师抓住学生的“痛点”?
有的时候,我们会听到学习中文的学生问:“为什么要那样说,不能这么说?” 老师可能图方便,就会用一句“这是汉语的习惯” 把学生的问题给敷衍过去了。这种回答会让一些学生产生“汉语大概没有语法”的错误想法。
让学生爱上你的课堂——多样性教学法
在一对一的汉语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性教学法,不仅能够摆脱单调乏味的课堂,增加汉语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今天要跟各位分享的就是AllSet Learning老师们多年来积累的多样性教学方法和建议。
批量词汇复习怎么做?AllSet有新招
一次只针对一部分词汇进行复习,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下面是AllSet Learning的老师实战经验总结出的批量复习方法,供老师们参考。
谈谈语言大师Paul Nation的词汇教学方法(一)
Paul Nation教授是语言学研究领域最杰出的语言学家之一,他的教学理念影响着世界各地学语言的人。让我们看看他的理念对汉语的词汇教学有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