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教的老师与不会教的老师区别在哪?
今天的文章,我们想和老师们讨论一个有趣的话题:怎么区别一个老师会教还是不会教?这是一个很开放的话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些判断的依据可以参考,AllSet Learning的老师整理出了10条判断依据,供老师们参考。
“V起来”的多种语法意义
从汉语学习者进入中级阶段开始,他们会慢慢接触到“V起来”这个语法点。而这一结构在语法上的多重意义常常会使老师在解释上犯起了难。今天,AllSet Learning的老师就和大家讨论一下“V起来”的多重语义。
“我是很忙”怎么解?
一般情况下,老师都能察觉到“我很忙”和“我是很忙”的区别。但“我是很忙”这样的表达,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呢?AllSet Learning的老师做了一些简单的总结,供老师们参考。
“又”不能用于将来吗?
在我们的固化思维里,“又”和“再”的区别在于“又”常常用来表示以前发生的事,“再”常常暗示以后要发生的事。但是“又”真的不能表示将来吗?其实不然。AllSet Learning的老师总结出了以下“又”可以用于表示“将来”的三种情况。
高级语法点“反正”怎么教?
面对一个抽象的、口语化的高级语法“反正”,老师们会怎么用比较简单的用语去解释它的意义和用法呢?“反正”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情况虽然不同,但是结果是相同或者不变的。
“在”应该放在哪儿?
汉语语序中,“在+地点名词”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作为状语,但也有放在动词后面做补语的情况。理清“在+地点名词”在动词前后的差异和原因,是教初级和中级汉语学习者的老师们需要掌握的一个知识点。
“能进去吗” 与 “进得去吗”意思一样吗?
在教初级学生可能补语“V得/不+complement"时,大部分老师都会用能愿动词“能”进行解释。比如:听得懂=能听懂,听不懂=不能听懂。一般来说,汉语表示可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带“得”的可能补语,这两者仍然有一些差别,也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能互换。
教学干货:多亏 vs. 幸亏
“多亏”和“幸亏”两个词在语义上相近,这使得很多老师觉得这两个词是同义词,可以互换。诚然,它们都可以表示由于别人的帮助避免了不好的后果,在这个语义条件下,两者确实可以互换。
教学干货:刚 vs. 刚才
“刚”和“刚才”的区别是汉语学习者在由初级到中级的学习阶段一定会碰到的一个知识点,也是检验汉语老师汉语功底的一个知识点。这两个词在英文中都可以翻译成"just now",但它们在汉语中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教学干货:“愿意”和“肯”有什么不同?
“愿意”和“肯”在英语中都可以翻译成"willing to do something"。在平时的辨析中,老师们很容易区别出“想”和“愿意”,“想”和“肯”的区别,但是遇到“愿意”和“肯”时,可能一些老师会解释成“‘肯’更口语”。AllSet Learning的老师总结了二者的区别,希望对汉语老师们有所启发。
“把“字句的教学顺序(一)
“把”字句的类型很多,对中级学习者来说,掌握“把”字句既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必定会经历滥用、回避使用和真正自然运用的几个阶段。所以,理清“把”字句的教学顺序也是老师们首先要突破的重点。